星空(中国)体育·官方网站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十二届市委三次、四次、五次全会精神落实落地,促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上海市委宣传部开展“新思想引领高质量发展”优秀实践案例征集活动。通过组织遴选一批优秀案例,深入总结上海以首创性实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探索成果,深入阐明中国理论指导下的上海实践及其彰显的中国道理,充分展现党的创新理论的强大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为生动反映全市各部门各单位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机制,切实发挥优秀案例的示范带动作用,现将这批优秀成果以专版形式陆续刊发。本报聚焦上海16个区的优秀案例,今天刊发青浦区专版。
从徐南路口下沪渝高速,不到5分钟车程就可到达中国北斗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以下简称“北斗西虹桥基地”),这个坐落在上海西郊距离青浦徐泾东地铁站两三公里的园区,已集聚了800余家相关领域企业。虽然这个园区长不到500米,宽不到200米,但作为全国第一个运营的北斗园区,却集聚了上海70%的北斗导航定位应用强关联企业,正崛起一个以北斗应用为基础的百亿产业集群。这是把习的殷殷嘱托化作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
作为国内首批正式投入运营的北斗产业园,过去10年,北斗西虹桥基地实现了从“0”到“1”、从弱到强的发展,成功的密码在哪儿?其中的核心因素就是创新——无论是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还是体制机制创新,都在为这一新兴产业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其走向更高的层次。北斗西虹桥基地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和发挥北斗系统的创新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剖析这一案例,将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带来借鉴和启示。
上海对标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将北斗导航纳入重大战略项目予以部署。2012年底,上海市卫星导航和位置服务创新联盟宣布将为企业创新集聚发展寻求新空间。这个信息引起了青浦区的高度关注,青浦区委、区政府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面向未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地方服务国家战略的难得机会。因此,青浦区决定在地理位置优越的西虹桥建立一个北斗产业园区,即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2013年6月,原总装备部和上海市政府为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揭牌,同年12月,基地正式开园运营。
北斗西虹桥基地从实施“长三角北斗导航大众示范应用”项目开始落地发展。随着国家将北斗导航设为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上海也将北斗导航列入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的14个战略项目,青浦区将北斗导航作为产业转型的重要抓手,并作为单独一条写入“青浦科创18条”。各级政府分别出台一系列专项扶持政策,成立专门的管理团队对接基地内的研发机构和企业,配备数以亿计的财政专项资金。青浦区还提供了研发和生产经营空间、人力资源服务等。这些政策组合拳的运用,使得北斗西虹桥基地形成了强大的政策与资源优势,确保了项目的高规格定位,以及在政策引导、资金投入和资源调动上的便利性。
基地与高校的产学研联合项目不只局限于理论研究,还共同承担实际应用导向的课题,例如卫星导航技术研发中的误差控制算法优化、高精度定位技术的精度提升等,这些都是支撑北斗导航系统性能的关键要素。同时,物联网应用领域的探索也在此过程中得到拓展,这有助于北斗系统在智慧城市、自动驾驶、物流追踪等场景下的广泛应用,确保研究成果可以直接服务于产业需求。这种从源头到终端的一体化研发模式,形成了一条高效的研发和转化链条,大大缩短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时间,降低了研发成本,加快了北斗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北斗西虹桥基地作为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致力于满足各类创新团队和初创企业的全方位需求。基地拥有约4.2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办公区域,这一规模确保了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众多企业和团队发展。从2013年开始,园区企业数量逐年增长,从最初的10家发展到800余家……集聚了与北斗导航、定位相关的企业。截至目前,办公区域的入驻率已达到100%,显示出其对于创业生态的强劲吸引力。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基地正在积极规划二期扩建,以容纳更多的创新力量。
一是设立院士专家服务中心。人才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关键要素,因此基地高度重视吸引和留住国内外顶尖的科研专家,包括院士和各领域的杰出人才。通过设立院士专家服务中心,为这些人才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平台,让他们能够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与企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院士专家服务中心的主要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帮助解决企业在研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开展前沿课题研究,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为企业提供战略决策支持,帮助企业制定长期发展计划。这种模式不仅促进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还加速了科技创新的产业化进程。
二是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基地采取多种方式推动人才的专业技能提升和知识更新。定期组织专业的技能培训课程,涵盖北斗导航系统、卫星通信技术、遥感应用、大数据处理等相关领域,确保参与者掌握最新的行业知识和技术动态。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举办讲座和研讨会,通过与前沿学者的交流,提高研究人员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创新精神和包容性文化,鼓励员工敢于尝试、勇于挑战,为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宽松的创新氛围。
北斗西虹桥基地作为我国卫星导航领域的核心引擎之一,技术实力显著提升。北斗西虹桥基地的芯片研发,不仅在功耗、集成度和抗干扰性能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而且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优异的精准度、耐用性和适应极端环境的能力。如华测的高端测量设备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表明中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技术不仅技术先进,而且在极端环境下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此外,终端设备的制造方面也实现了重大突破,打破了对外依赖,显著降低了北斗应用的成本,从而推动了北斗导航技术的广泛应用。
在北斗西虹桥基地,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已经展现出强大的产业聚集效应。这种效应首先源于区域内高度专业化的公司集群,涵盖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技术服务等多个领域。众多企业聚焦于北斗的核心技术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构建了一个紧密联系的产业链。这种集群内企业间的协同效应尤为显著。一方面,技术交流频繁且深入,企业间通过知识共享和持续创新,相互启发,共同推动整个行业的科技进步。另一方面,通过项目共享,企业能有效整合资源,避免重复投资,从而降低研发成本,提高了整体效率。产业聚集效应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集研发、生产和优质服务于一体,极大地促进了北斗产业的发展和创新。这种集成优势使北斗西虹桥基地成为北斗领域内的重要驱动力中心。2023年初,在国家工信部“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评选活动中,青浦北斗导航产业集群作为全国唯一北斗特色产业集群入选。
北斗的国际化推动了中国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它不仅是国家科技战略的重要支柱,也是推动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制造、高端制造转变的关键力量。北斗的成功推广,提升了中国在全球导航领域的影响力,使中国在国际科技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为实现全球科技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北斗西虹桥基地的国际化进程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过程,它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全球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为中国乃至全球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政策核心要致力于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的有效互补:凡是市场机制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和方面,就由市场充分起作用;在市场失效或低效的领域和方面,比如不确定性大的基础创新领域,则通过政府干预加以补充。国家、省区市等要根据各自的创新目标和资源状况设置相匹配的政策体系。政府以及具体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者要有战略眼光,理解科技创新的跨期回报特性,为创新生态系统注入必要的创新资源,包括企业或者高校院所开展科技创新需要的各种投入,如人力资源、土地、厂房、设备、资金等,努力使系统形成一个从培育创新环境、引导创新资源,到壮大创新主体、利用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的良好生态循环。
人才培养对于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具有关键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人才是第一资源”。在全球化的今天,产业竞争已经从资源竞争、市场竞争转向人才竞争,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就拥有创新和发展的动力。要为创新人才营造开放且友好的环境,确保他们能够毫无顾虑地投身于创新和创业之中。这包括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充分的创新资源,让他们的才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从而驱动整个创新体系蓬勃发展。应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倡导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新和尊重人才的新风尚,塑造一个支持探索、鼓励尝试、容忍失败的氛围,让创新成为一种共识和追求。
在产业创新的框架下,一个完善的产业链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首先,它通过高效的资源配置为创新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种整合确保了创新成果能在整个链条中得到快速转化和应用。其次,产业链中的协同创新效应显著,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知识共享和技术迭代,加速了技术创新的速度。这种技术交流与传播机制鼓励企业持续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进一步提高了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再次,完善的产业链有助于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对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形成竞争优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一个完善的产业链是产业升级、创新驱动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保障。因此,不断优化和深化产业链布局,对于北斗西虹桥基地乃至任何追求卓越的产业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战略选择。